(配图来自网络)
母亲常说,华莹特别可爱。放在广场上可以和任何小朋友玩,会耍赖为打碎了东西的自己开脱,也不怕老师,见了老师追着打招呼;还很聪明,幼儿园老师教儿歌、古诗、算数,都是前几个学会的;当时给她说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,一遍就记住了。直哄得邻居家的阿姨说:“要生一个和我们家小草一样的孩子。”
“为什么阿姨叫我小草?”
“因为阿姨希望莹莹可以像小草一样健康。”
华莹还是个两三岁孩子的时候,身体并不好,经常会肚子疼。母亲和父亲带着小家伙看遍了县城的医生,最后在市医院治好了。当时的华莹有时候晚上会疼到醒来,母亲就会在冰箱里拿药喂,再哄着她睡着。现在华莹不会经常生病了,母亲以为她早忘了这件事,其实小朋友记得。
作为家里小一辈最小的女孩子,家人们都喜欢和这个不怕人的孩子玩。奇怪又幼稚的大人喜欢逗不会生气的小朋友,还喜欢捏小朋友的脸。小朋友感到奇怪,自己私下里也捏了捏,软软的,很舒服。
每当母亲说要去外婆家的时候,华莹就会非常开心,非常激动。
“开心,就是开心!外婆家好玩,外婆好,要住外婆家。”
“外婆家只有一面窑洞可以住,院子里什么都没有,住大舅家好不好?“
“有的,有外婆,有好多草和一棵很大的树。“
母亲有些不明白,在城里还算是干干净净的华莹,到了外婆的院子,马上变成了满院子跑的脏脏“小草”。
虽然外婆家的院子长满了没人管的杂草,但是还算是比较平整。“小草”华莹一到,不仅草遭了殃,院子也开始变得坑坑洼洼。
小小的华莹拿着大大的锄头,刨出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坑,刨出来的土被浇上水堆成土包。知道自己堆的不好看,但还是堆了一个又一个。
“是城堡,明明是城堡。”
然后把院子里的草拔了一把又一把,拽不动高的就蹲下拽矮的。
撒完欢的“小草”满足地噔噔噔跑回外婆的窑洞,被母亲按着洗手洗脸,乖乖坐在炕上陪外婆。至于挖出的坑怎么办?小草不知道啊!小草没管过。
外婆一直坐在炕上,腿上盖着小被子。听母亲说,外婆小时候缠过脚,走路会疼。华莹问过母亲怎么缠的,母亲说了好多,华莹满脑子都是要把脚上的骨头折断。
华莹从不问外婆为什么坐在炕上。
外婆不会说话,只能发出一些啊啊呀呀的声音。见到自己的小草从外面野回来,会用声音和手示意母亲给小孩倒水、拿好吃的。
华莹喜欢外婆,呆在外婆身边特别安心。只要到了村里,晚上一定要睡在外婆家。不过小孩子有些怕鬼,睡在炕上不敢拉灯,把绳子递给躺在旁边笑她的母亲。外婆不说话,但是华莹能感觉到外婆的开心。听着蝉的声音,华莹还是会放松下来睡着。
自从母亲带着华莹去过一次小河玩水,小朋友就惦记上了这个可以用脚把水踢到空里泼母亲,然后就被母亲泼了一脸水的游戏。。
太阳下的水温刚刚好,暖暖的,但还是带着凉。玩过瘾了的小草坐在河边的石头上把小脚晾干,顺便再次用手撩起水洒向母亲,差点被母亲摁进河里。高兴的小草咯咯咯傻笑。
母亲听到自家小孩想种一棵树的小小愿望时,有点头疼。
“现在不是种树的时间呀!莹莹,现在种活不了的。”
“可是我真的很想有一棵树。”华莹有点伤心。
母亲只好把外婆家门前的一棵和小朋友差不多高的槐树挖了坑,围了一圈,说现在这棵树是小孩的了。
华莹知道母亲是在哄自己,但还是非常激动地和母亲约定:等槐花开的时候再来外婆家,摘槐花做好吃的。
华莹不能一直呆到槐花开,因为她要上学去了。
在学校的小朋友还是那个快乐的小草,拉着一群小朋友做游戏,乖乖上课交作业,放学回家的时候和母亲叽叽喳喳地说着学校的趣事。母亲不会打断华莹的分享,听小朋友的话很容易感染到简单的快乐。
当华莹到了外婆的灵堂时,整个人处在半傻不傻的状态。小孩知道为什么外婆要在灵堂:因为外婆去世了。外婆不能在那里等着她的女儿和小草了,不能感觉到冬天的火,夏天夜晚的凉,吃不到母亲做的各种好吃的了。
华莹从未见过母亲那么的伤心,哭的那么的无助。她不敢看躺在那里的外婆。周围的人说什么喜丧,可华莹只知道她再也见不到外婆了。
她听到了烟花开在空中的声音。在她小小的脑瓜里,烟花会带来好运和幸福。过年放烟花,小姨结婚也放了烟花。
“妈妈,外面在放烟花,我们去看好不好?”
母亲没有回答,止住了哭声。
华莹还是吃到了自己“种”的那棵树开出的槐花,母亲带着她专门到外婆家摘的。
外婆家的草长得越来越好。不过,华莹再挖土玩的时候,学会了自己埋回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