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小 说 >> 内容

铁炮李

作者:艾心 录入:艾心 来源:原创  时间:2022-7-6 11:04:17 点击:

如果说第一个收集种子的妇女是经济的起源,那么铁器的广泛应用则推动农业生产力和贸易市场的形成,黑火药的发明,直接将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士阶层击落马下。鲁迅先生说:“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,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;外国用罗盘针航海,中国却用它看风水。外国人用我们发明的火药,炸开我们的大门。

如今我们正讲文化的力量,回归到火药最初的使用:炮仗。要说炮仗,不得不提李家岔的铁炮李,这方圆百里集铁和火药与一身的男人也就他这么一个手艺人,把铸铁的沉稳和火药的震撼,玩弄于股掌。

铁炮李,是李家岔人,不知道是铁炮李成就了李家岔,还是李家岔造就了铁炮李,以前谁家过事都要请吹手铁炮。

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信息不发达,通信基本靠吼,交通基本靠走。李家岔是通往县城和邻县乡镇的必经之路,办事的总管和协助办事的邻里一碰头,就打问出谁谁进城呀,谁谁走亲戚,只需把起事的日子定了,让路过李家岔的乡里人捎个话:我们村里有事情,腊月初三起事,请铁炮!铁炮李是个爱喜乐的人,人缘也不错,一般不出当日,这话就能传到铁炮李的耳中。当然,也过事主家或路过或亲自上门来请。

农村逢年过节、婚丧嫁娶、庙会祭祀、新窑合拢口、满月祝寿、唱戏转九曲等等重大集体活动,能请到铁炮那震天动地的声响,可以彰显主家生活的殷实、富足,显示主家待客的厚道、热情。

 铁炮李,本名叫李富强,出生的四十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之时。他出生那年,陕北正好大旱歉收,靠公社给发的救济粮,才把他养活。他爹给他起名富强,显然易见是希望国富民强,再不用吃糠咽菜了。就这么好的名,因为他的副业,周围村子的人都忘记他的本名了,人人见了都认识他,直呼:铁炮!连人家的李姓也省了。他也不见怪,声音爽朗地“”一声应了过来。

铁炮李的黑火药是他爹传授的,我听说他爹是延长县的老红军,为了解决武器不足,19355月延长解放后,从延长油矿运回了钻床、砂轮机、打铁钻等机器,正式在子长办起兵工厂,老李就是这样一名没有炮我们自己造的技术兵,克服各种困难,在敌机的照顾下,源源不断地为前线输送枪炮弹药,直到全国解放后才退伍回老家务农。对于这段历史,至今八一敬老院的老兵爷爷还能忆起当时的情景。老李深知火药的火爆秉性,稍有不慎,走火爆炸那都是人命啊!所以他给儿子传授秘籍:尽量少生产,分散秘密存放,燃放之前一定要通知周围的人。

“一硝二碳三硫磺是黑火药的三种成分,配制比例和装药的剂量都至关重要,真正做出好火药也不是那么容易。铁炮是生铁铸造,大概三四斤重,必需能承受足够爆炸力,上面留有一眼,是安置引线的地方。要说铁炮的声响,全村过年都不停的放升天的礼花炮,放电光炮,铁炮李在河滩上一放铁炮,那就是流氓,它一出声,其他的炮仗都压住声,大概是鸟枪和大炮的差距吧!铁炮声那是铆足劲,从地底窜上的闷雷声,大地都要抖三抖的感觉,用陕北话“足解释再好不过了!

陕北铁炮不同于关中的铁炮。关中的铁炮管朝上,下边安有木柄,可以举过头,有好几根引线,一次装好药,可以连着放,但声响不太大,毕竟剂量小,是冲天炮。在陕北放铁炮是这样的:李富强左右手各攥两个铁炮管,往里装好药,拿黄土封住炮口,捣实,炮眼上面安好引线或者散少许火药,置于靠山的仡佬拐角,铁炮半身斜插埋入土中,只要硷畔上的主家一招手示意,咚——————三声炮响,那是惊天地泣鬼神的节奏,带着有点像陕北口音鼻音厚重高腔,喜事更能撑场,丧事添几分悲凉。

 李富强有双大脚,放完铁炮后,像他爹下了战场,从硝烟弥漫黄尘飞扬中,扑踏扑踏跑了出来,收起第四枚没有燃放的铁炮管里的火药(事情是响三声炮,第四枚是防止前面有哑炮),由于火药的后坐力,他还要扒拉扒拉土疙瘩,找出刚才燃放的三枚炮管。

我们常说吹手走在人前,吃在人后,其实铁炮李是整个办事情的先遣部队或者是侦查兵,唢呐声刚能听见进了村,他就骑着老式的永久牌自行车到了预先定好的位置,他让主家提前通知周围的人栓好牲口,尤其是驴驹子,会吓得满沟乱窜;再看我们这群看热闹的小孩作鸟兽散状,四散疯跑开来。

铁炮李除了四枚铁炮管,还有几个重要行头:手上带一款蝴蝶牌老式手表,有主家定好的良辰吉日准时点燃铁炮;除了火柴或打火机随身携带,主家自然给他一盒好烟,他是不抽烟的人,先把烟都散给跟前的乡亲们,最后把一根烟别在耳后跟,点铁炮用。还有他的火药包只要带的够这次用就行,一般藏在脑畔上,或者挂到树杈上,就怕好奇的孩子给动乱子!后来经济条件好了,家里安装了座机,自行车也换成摩托车,上山下洼开得更溜了。

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,铁炮李用自己的独特手艺,在农忙之余游走于乡村,为老百姓结婚大事增加了喜庆气氛,丧事显得隆重,同时主家或者总管如数递给红包,另外塞给他一条金丝猴香烟或者几个带红点的白面馒头,几句感谢的话,把铁炮李毕恭毕敬送出大门。那个年代,除了种经济作物秋后卖点钱,就是放铁炮能挣些钱,贴补家用,也算是一门凭本事吃饭的正经行当。进入本世纪,随着社会的发展,农村婚庆市场愈来愈发达,各种各样的婚庆礼炮、电子炮层出不穷,加之国家对火药、土枪等影响公共安全事物管理的加强,燃放铁炮渐渐淡出乡村的视野,逐渐退出传统的礼仪习俗。

现在夏天偶然听见远处山头缥缈的唱晋剧或秦腔的声音,唢呐曲儿小腔大,吹不完的悲欢离合,却再也听不见铁炮的声响。曾经我的伙伴有一个远大的理想:长大也做铁炮手,放得比铁炮李更响!如今他远走他乡,住的海景房!

铁皮李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营生。虽然他已经上交了所有的硝石和硫磺,但他把摩托车进行了改装,后边焊了几根钢筋,一边带着黑葫芦爆玉米花机和火炉,一边带着橡胶和尼龙袋简制收纳袋,在农闲的下午,找一块平地,安装设备点起火炉,不一会儿,就有孩子和大人提着煤炭和玉米聚拢而来。

这也可以说成是李富强适应农村市场的迅速转型,铁炮是生铁的,黑葫芦还是生铁铸造而成,只是不用火点燃,而是脚一踩,套杆一扳,嘭的一声巨响过后,一颗颗爆米花像子弹一样发射出来,喷射到尼龙收纳袋内。那声响对于铁炮声真是小巫见大巫,李富强从来不需要捂耳朵,而且他两手操作,根本没有时间腾出手,还有一个变化:没有烟雾和灰尘,只见一团白气升腾,空气中弥漫糖精和爆玉米花混合的甜蜜味道。孩子们一哄而上,抢着捡食零星散落在地上的爆米花。  

 如今,李富强老了,放下了手中的家伙什,再也不走街串巷。他的儿子继承父辈们的愿望,成为一名出色的消防兵,赴汤蹈火救人与危难之中,成为他和家乡人的骄傲。

 放铁炮作为民间一种古老又不很古老的习俗礼仪,渐行渐远,依稀在我们的童年梦中。

 如今,夏日的午后,你若碰见一个穿特大号布鞋、身材魁梧、略有驼背、满脸皱纹的老人在地头锄地,大声喊一声:“铁炮!”他如果声音爽朗地回应,那就是我们的传奇人物:铁炮李!那个沉着、自信、坚毅、冷酷、无所畏惧的男人


作者:艾心 录入:艾心 来源:原创
  • 上一篇:老王的退休生活
  • 下一篇:狗娘交运
  • 相关评论
    发表我的评论
    • 大名:
    • 内容:
  • 翠屏文学网[www.cuipingwx.org.cn] ©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  • 主办:延长县作家协会 地址:延长县文化综合大楼 陕ICP备15008994号-1